去年,原陽的李先生在鄭州天榮汽車廣場內的北京現代河南恒業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購買了一輛現代名圖汽車,可是買完后,這汽車的價格讓他至今都沒有搞明白。
李先生告訴記者,在自己看車的期間,銷售顧問還帶著他參加了一次北京現代的銷售會,隨后為了能便宜購買汽車,自己先后幾趟來到店里跟銷售員談價格。
在李先生展示給記者的發票上能看到,車款是11萬6千8,這與自己和銷售顧問談好的價格11萬2千元相差了4800元,這讓李先生始終不能接受。
李先生告訴記者,由于汽車發票上的價格比之前與銷售顧問商定好的價格高出不少,這讓自己今后為愛車購買購置稅等等也很受影響。那么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而李先生之前銷售顧問為自己核算的7000多元的保險,怎么也縮水了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陪同李先生來到北京現代河南恒業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見到了負責李先生購車的銷售顧問。
對于銷售顧問的這種說法,李先生并不認可,他對于這種打包銷售是拒絕的,即便是打包的銷售,也應該讓自己消費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銷售顧問告訴記者,李先生打包購買的這個車,并不止包含了車款、車險費,還有很多附加的服務。就在雙方糾纏不清的時候,這位銷售顧問被同事叫走,進行一翻商議后,對方給出了這樣的說法。
對此,李先生認為,這些都是在購車前承諾贈送的,現在怎么都變成了消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