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btqrf"></th>
  • <dd id="btqrf"></dd>
    <rp id="btqrf"></rp>

      歡迎來到 阿儀網

      免費注冊

      首頁 | 產品 | 求購 | 資訊 | 專題 | 找廠商 | 打聽 | 品牌 | 資料 | 技術文獻 | 展會 | 新品 | 促銷 | 招標 | 優質儀器
      廣告
      廣告

      您的位置:首頁>儀器儀表資訊>實驗室動態>科技保障 從糧食安全到“舌尖上的安全”

      科技保障 從糧食安全到“舌尖上的安全”

      發布時間:2023/3/14 9:14:16編輯:Ma Liang
      已有1230人關注

       倉廩實,天下安。

      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3731億斤、增產74億斤,再創歷史新高。

      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和6.4%的淡水資源養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創造了“中國糧”的奇跡。但從長遠來看,我國糧食安全仍舊面臨嚴峻挑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

      未來,如何端牢“中國飯碗”,更好地發揮農業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聽聽來自農業界的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的建議。

      提升糧食產量同時 也決不放松環境保護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抓緊啟動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

      “中國正處在綠色轉型的關鍵時期,如果我們在提高產量的同時,將投入降低、污染減少,將是高質量發展的好樣板。”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說。

      2021年底,張福鎖和他的團隊從北京出發一路向南,在蒼山腳下、洱海水畔的古生村停了下來。他們要在這里進行一場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的試驗:在村里建科技小院、研究污染防治策略、探索綠色生態的農業模式。

      然而,許多意料之外的變化發生了。

      原本進行面源污染治理的他們,卻幫助這個小山村擺脫了高投入、低收益的農業模式,踏上了綠色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作物產量提高30%,農田氮磷排放減少30%—50%,入湖負荷減少10%—20%,農田年畝產值超過1萬元。

      在污染防治的同時,張福鎖團隊設計了“水稻 ”“煙草 ”“周年油菜薹”等綠色高值協同的種植模式。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張福鎖說,綠色和發展、生態和效益并不矛盾,科技進步使兼顧綠色與發展成為可能。

      今年兩會上,張福鎖根據“洱?萍即髸”經驗建議,建立以流域面源污染防治與農業高質量協同發展為目標的國家級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創建流域綠色發展黨政領導負責制,協同構建“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的落地模式;在科技攻關綜合試驗區創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流域高質量發展新模式。

      加強種質資源研究 夯實種源自主可控

      高達2.4米的“巨人”水稻、長在我國最南端的“袖珍”棉花……這些生活中很難見到的奇珍異種,正保存在國家作物種質庫里。

      “作物種質資源是農業的‘芯片’,是作物種業創新的源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說,《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

      然而,我國農作物種質資源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嚴峻。“它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種質資源消失風險加劇,鑒定利用不充分,保護體系與配套政策不完善。”萬建民說。

      加強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研究,是實現從源頭上保障種業發展,促進種業振興,實現種源自主可控的根本路徑。

      為此,萬建民建議,常態化加強種質資源搶救性收集保護,強化種質資源國際交流合作以及加大種質資源共享利用。

      科技織牢食品安全網 保障舌尖上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我國有14億多人口,每天一張嘴,就要消耗70萬噸糧、9.8萬噸油、192萬噸菜和23萬噸肉。如何利用科技的手段快速檢測出入口食物的安全性?

      這些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建忠帶領團隊發明了系列核心試劑配方和工藝技術,構建了一個涵蓋主要獸藥、霉菌毒素、非法添加物,庫容量超過500種的抗體資源庫,創制出80余種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產品,在加快檢測速度的同時,也大幅降低了檢測成本。

      “小餐桌折射出百姓生活大變化。糧食安全的核心是吃得飽,而食品安全的核心則是吃得好,從吃得飽轉向吃得好,展現著中國多年來‘糧穩國安’蓄積的大國底氣。”沈建忠說。

      未來,如何讓中國人餐桌上的食品更安全?沈建忠建議,在生產環節,要科學種植養殖,合理用藥,減少污染,從源頭防止各種生物性和化學性危害物質進入食品中;在監管環節,要注重全鏈條監管,特別要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檢測檢驗及風險管控,杜絕不合格不安全的食品上餐桌,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微信號:ayiwangapp17

      (來源: 科技日報 )

      標簽:食品安全檢測儀

      上一篇:如何治療和預防甲流?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解答 下一篇:攻克核心技術,航空溫控領域有了“中國方案”

      為您推薦

      相關新聞

      中國食品安全檢測儀器市場增長速度迅猛 行業迎來黃金期 發布時間:2020/9/10 17:02:08
        【阿儀網 行業資訊】近日,農業部召開專題會議,學習《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部署下一階段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任務。會議要求,進一步加大督促力度,年底前所有涉農鄉鎮都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作用不容忽視 發布時間:2019/2/28 9:57:30
      導讀:食品安全問題與群眾生命健康密切相關,近年來媒體報道的安全事件刺激了群眾和政府的神經,經常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 〗,河南三全食品生產的灌湯水餃被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
      春節臨近 食品安全檢測儀等儀器設備上陣護航“舌尖”安全 發布時間:2019/1/22 10:07:33
      導讀:這些年,黨和政府下了很大氣力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勢不斷好轉,但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必須再接再厲,把工作做細做實,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n
      食品安全檢測儀等多種分析儀器助力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開啟 發布時間:2018/10/18 10:32:42
      導讀: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豐收,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邁上新臺階,但在糧食安全問題上絲毫不能松懈;顒酉嚓P負責人表示,因土地、氣候、科技等因素制約,當前我國糧食增產“開源”空間有
      外賣行業風生水起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透視”加工全過程 發布時間:2018/8/13 15:32:09
      導讀:在線訂餐模式最早在美國興起,在美國興起當然有它獨特的文化優勢,比如國外的人更喜歡提前預定用餐! ∧壳皣鴥鹊脑诰訂餐還是處于混亂的諸侯混戰狀態,各大網站各自占據著自己的一方水土,但是隨著馬太效應
      多功能食品安全檢測儀等儀器全力保障奉賢區食品安全 發布時間:2018/3/6 11:46:11
      導讀:為進一步發揮食品安全快檢公共實驗室的作用,奉賢區依托全區12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公共實驗室”,建設覆蓋全區所有農貿市場、大中型超市和賣場的生鮮食品安全監測系統  從201
      廣告

      新聞排行

      圖片視點

      生態環境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十條》

      優質產品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阿儀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阿儀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 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 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阿儀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 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 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旗下頻道

      色譜儀 光譜儀 反應釜 試驗箱 試驗機 攪拌器 培養箱 離心機 水分測定 氣體檢測 量熱儀 石油儀器 純水器 比表面儀 溫度記錄 流量計 萬用表 顯微鏡 粒度儀 測厚儀 硬度計 酸度計 元素分析 生物試劑 電線電纜 天平衡器 傳感器 食品檢測 壓力儀表 電化學 測厚儀 閥門儀表 電力儀表 干燥設備 藥物檢測
      日日夜夜NV
      <th id="btqrf"></th>
    1. <dd id="btqrf"></dd>
      <rp id="btqrf"></rp>